执担当之笔,为乡村添彩!沈农研究生斩获两项全国一等奖!
我校研究生获
“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”
决赛一等奖
执担当之笔,为乡村添彩
10月28日至29日,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+创新大赛“欣浩翔杯”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现场决赛在安徽科技学院举行。我校推荐的10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,并斩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5项,2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,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。
我校林学院“小山杏 大产业”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、土地与环境学院“葡萄肥肥”团队荣获一等奖。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“渔肥水绿服务培训小队”等3个团队荣获二等奖。经济管理学院“黑山褐壳鸡蛋品牌”团队等5个团队荣获三等奖。林学院董胜君教授、土地与环境学院刘轶飞副教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。
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,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、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。主题是“推崇志愿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”,旨在将研究生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,鼓励引导研究生关注农业农村发展,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,助力“新农村、新农业、新农民、新生态”建设,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。
经过激烈角逐,林学院董胜君教授指导的“小山杏 大产业”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以出色的表现从28支一等奖团队中脱颖而出,获得亚军。
“小山杏 大产业”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,由5名研究生组成,在开展科研试验的同时进行志愿服务活动,深入喀左县山杏产业进行调研,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。团队通过技术指导使当地林农掌握山杏良种的实用技术,并引导其重视山杏良种及核心技术在山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推广山杏优良品种,通过“良种+良法”的推广模式,完成山杏低产林改造,促进山杏产业快速发展,推动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。
土地与环境学院刘轶飞副教授指导的“葡萄肥肥”团队获得一等奖。
“葡萄肥肥”团队以科技小院为平台,营口市鲅鱼圈红旗镇合作社为试点,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、推广农村实用技术,引导当地农民依靠科技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团队成员长期驻扎在农户和生产一线,以研究生和“新农人”的双重身份,推动了高校、政府、企业、农户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,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。
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“渔肥水绿服务培训小队”、马克思主义学院“音乐党史”宣讲团、土地与环境学院“兴之队”荣获二等奖。
参赛团队以PPT汇报、VCR视频展示的方式,重现团队所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,展现农科研究生求真务实、笃行创新的精神风貌和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的志愿风采。
我校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单位,体现了学校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领域的责任与担当,培养了众多高素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人才队伍,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沈农人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。
载誉归来
他们说
“成功在于不懈的努力和追求”。正是这种毅力和信念让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在分享获奖的喜悦和感受的同时,我想说,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未来的鼓舞和鞭策。它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,继续向前迈进,追求更高的目标。
林学院 康莹
感谢学校的培养和教育,感谢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们的努力付出。作为一名农科青年,我将牢记沈农“团结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校风,走进乡土中国深处,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不断践行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使命和责任。
土地与环境学院 靳文娟
勇担强农兴农使命,踔厉书写时代之志。安徽凤阳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,在这里孕育出了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,开拓创新、勇于但当,开放包容、兼容并蓄的改革开放精神。在这样一个创新进步的地方,和全国众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优秀学子一起比赛交流,一起努力拼搏,让我受益匪浅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明飞
此次活动给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收获,作为“音乐党史”宣讲团的成员,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,我们将不断提升普及宣讲的覆盖面、传播力和影响力,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!
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馨婷
点击关注,了解沈农最新动态
推荐阅读:
图文来自沈农新闻网
编辑:何睿轩
研究生院(党委研究生工作部)
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